close

今天參加完一整天的活動,
覺得收穫良多呀,
在此做個簡單的回顧與感想:

第一場TVBS岑永康主播的演講,
針對台灣媒體報導國際新聞不足、缺乏國際視野,
格局太小、格調不高、垃圾新聞太多,
其實主要還是肇因於人民的收視習慣,
沒有太高的收視反應與經濟效益,
自然降低媒體轉播的意願,
背後代表的是臺灣人民平均水準之不足,
寧可關心芝麻綠豆大的國內社會新聞,
及名人影視的八卦新息,
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,
其實也不全是媒體的錯,
問題的癥結所在,
還是台灣人民的水準有待提升。

第二場考試院姚嘉文院長的演講,
我覺得非常精闢、收獲甚多,
國際競爭力,
可分為國家競爭力與個人競爭力,
國家競爭力由政府、企業主導,
我們學生尚無法直接有所影響,
不過個人競爭力方面是自己要充實的,
面對全球化的浪潮,
"世界是平的"的概念儼然形成,
交通的便捷與資訊傳播的發達,
消彌了有形的地域隔閡,
國與國的交流頻繁,
相對競爭也更形激烈,
如何凸顯個人或國家的優勢,
不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沒,
姚院長特別指出,
一個國家是否能生存,
取決的不是戰場,
而是市場,
傳統武力的征服在現今時代已行不通,
如何具備國際視野,
將交涉的對象遍及全球,
與全世界經貿合作,
才是一個國家的生存之道,
而個人也應有胸懷世界的格局,
才能有足夠的競爭力,
接受來自國際之間人才的挑戰。

第三場的大師論壇,
對白文仁副總裁的論點尤其印象深刻,
與對岸大陸學生相比,
我們缺乏有系統的論述能力,
對於一件事情的分析,
是需要提出自己一套完整的觀點與評論,
有系統的詮釋一個論點是非常重要,
另外,
我們要體認到身為台灣人的獨特性、唯一性,
我們有西方人的思考模式,
日本人的執行效率,
最重要的,
我們有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性格涵養,
這樣的文化多元性,
是台灣人得天獨厚的資產,
增加我們國際競爭的能力,
認清自己,
才能讓台灣這個叢爾小島,
立足於國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lias 的頭像
    CClias

    CCliasの手扎

    CCli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